9–10 Aug 2025
Jiangwan Campus, Fudan University
Asia/Shanghai timezone

中重核区光核反应数据评价的理论研究

Not scheduled
20m
X1-5-B5009 - HIRG conference room (Jiangwan Campus, Fudan University)

X1-5-B5009 - HIRG conference room

Jiangwan Campus, Fudan University

No. 1 Jiaochaoxueke Building, 2005 Songhu Rd., Yangpu District, Shanghai, China, 200441

Speaker

源 田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Energy)

Description

本文系统阐述了中重核区光核反应数据的理论评价与数据库建设进展。针对国际主流评价库在低能区光子强度函数(PSF)及分光子中子截面存在的分歧与不足,综合介绍了唯象模型(如SMLO、MLO)与微观理论(如RQRPA)在描述中重核光子吸收截面中的最新进展。基于系统化巨共振参数,发展了适用于球形核与形变核的统一描述公式,并通过与实验数据的详细对比,验证了所提出SMLO模型在拟合实验光子吸收截面方面的优越性,尤其是在形变核区域。

在分光子中子截面理论评价方面,本文构建了多模型融合的MEND-G程序框架,涵盖多种光子强度函数、KD光学势、GCCI能级密度及预平衡发射模型,实现了1至18次出射粒子的高维并行反应道计算。通过集成MINUIT等优化算法,完成了模型参数的高效自动拟合和理论与实验数据的系统一致性检验。以Nd同位素链为代表的典型核素计算结果,与国际数据库(JENDL、TENDL、IAEA)及高精度实验数据进行对比,显示出所建立方法在理论预测与实际应用中的高度可靠性。

本研究最终提出,结合大规模高精度理论计算与重点核素高精度实验测量,可实现我国自主高质量光核反应数据库的构建,为未来中重核区光核反应数据的评价和应用提供坚实的理论与数据支撑。

Presentation mode Online

Primary author

源 田 (China institute of Atomic Energy)

Presentation materials

There are no materials yet.